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恰逢建党百年时|传承红色足迹,讲好党史故事(一)

【来源:恰逢建党百年时|传承红色足迹,讲好党史故事(一) | 发布日期:2021-03-18 】

为引领艺院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激发爱国爱家热情,以更好的姿态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学院党委面向全体党员开展“恰逢建党百年时——传承红色足迹,讲好党史故事”主题征集活动。艺术党员们通过描绘家乡红色画卷,展示红色景点,带领大家共同追忆红色足迹,以表达自己的爱国、爱乡之情。本期推送将为大家带来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与美术学学生党支部的足迹分享。

渡江战役纪念馆

实践经历:

渡江战役纪念馆以其独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和红色革命题材展览吸引了各级领导、学校、青少年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作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渡江战役纪念馆不仅是合肥市滨湖新区的新地标,也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红色旅游的新典范。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最南端,面向八百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自南向北由五角星胜利塔、总前委群像和纪念馆组成。胜利塔高达99米,九九八十一,代表着“八一”军队的胜利,从空中俯瞰整体建设呈五角星的形状。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浩瀚的水面,向前直指南方的长江。

高大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为全铜铸制,从东向西分别为粟裕、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和谭震林五位总前委成员。雕像表现出了五位领导人在合肥瑶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的雄才大略与宏伟气度。

纪念馆主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馆内基本陈列《百万雄师过大江》全面展示了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有国内最大的室内艺术群雕“胜利之师”、最新采用的幻影成像、蓝幕抠像技术、最新摄制的纪录片《八百将士忆渡江》、一千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反映惊心动魄的渡江场景的半景画馆和超写真的4D电影等,能让每位观众体验到最真实的渡江战役的全过程。

实践心得

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大门口的“京电号”,在渡江战役中可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运送了6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渡过长江,包括邓小平、陈毅等将领,被誉为解放南京“渡江第一船”。

我在想为什么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敌人精良的装备与坚固的工事,解放军能渡过这一“长江天堑”?因为我们的解放军是正义之师,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是在党正确的领导下,才能有现在的辉煌,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组织作为坚强的后盾,才能让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现在的我们,应将满腔热情报效给党报效给祖国,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并且不断的接受考验,不断的接受锻炼,铭记历史,开拓未来,遵循党的基本路线,严守党的宗旨,为早日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为努力为早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与美术学学生党支部 彭海洋

李大钊故居

实践经历:

李大钊故居,是大钊同志诞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李大钊接受了严格的家教,对他以后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到李大钊故居参观学习的人次不断增加,广及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李大钊故居现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旅游胜地。

 

进入纪念馆,是8根功绩柱。功绩柱高3.8米,呈6棱柱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刚劲有力的柱体上端,雕刻着党旗党徽的图案。这8根功绩柱,占位8方,围成一个圆形,象征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首传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启明星;学十月革命经,选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五四导航向,开创历史新纪元;关怀青年倾心向,培养干部建业勋;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奠核心;受托会见孙中山,促成国共首合作;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工农闹革命;重视军事抓武装,争取将领冯玉祥”。

 

38级台阶,象征了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人生岁月。瞻仰大厅内,安放着大钊同志汉白玉坐像,坐像高3.6米,神态沉静、深思。面容和蔼可亲。坐像背面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同志就出生于此院的东厢房北屋。中院北面是六间相连的正房。东面三间是李大钊同志长期居住过的屋子。过正房后门是后宅,后宅的东院有两间东厢房和两间敞面棚子。厢房是李大钊家中过去盛粮食的房子,大钊童年时为了安静,时常在此屋读书、写字、作文章。

实践心得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大钊少年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接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李大钊,清楚地认识到当时“国势之危迫”,当即立志要“挽救民族”于危难!他明白欲达理想仅靠胸怀大志是远远不够的,非深研法治政理不可。分别在天津和日本潜心学习、探求能够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和所有党员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纵览李大钊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对他崇敬而仰视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并且积极实践,创建中国共产党,并将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这么巨大的能量,与他9年的刻苦钻研十分不开的,更是源自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与美术学学生党支部 王倩文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实践经历: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水上公园风景区,建于1998年2月28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基本陈列分主展厅、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题陈列厅和专机陈列厅。

 

主展厅内有:周恩来生平展“人民总理周恩来”、邓颖超专题展“邓颖超—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西花厅专题陈列厅设有复原陈列和主题文物展“伟大的情怀”;专机陈列厅陈列着苏联政府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伊尔—14型678号专机,为国家二级文物。

 

周恩来、邓颖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临终前他们分别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为世世代代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


 

实践心得

作为一位天津人,一提起家乡红色景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2007年,当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我在学校的带领下,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门前郑重宣誓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我的理想与目标便由那时产生,直到现在,我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更是对宣誓地点周邓纪念馆有着别样的感情。

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一起组织革命社团,传播革命思想,共同投身革命斗争。早在建党之初周总理夫妇就已投身到拯救中国的革命之中。周总理领导了南昌起义,坚持白区斗争,参与指挥长征,推动全民抗战,指挥解放战争。他勾勒了中国建设宏图,致力于促进民族团结,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与精神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扬,我们必须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为国为民无私奉献。

——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与美术学学生党支部 隋心怡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实践经历: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是在溧阳市委的直接领导下,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建立的保护管理机构。1982年3月25日,江苏省人民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司令部旧址再现了陈毅、粟裕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此工作、生活的情景。原机要科、侦察科、通讯科等处布置了辅助陈列。通过图照、实物、雕塑、电子模型及音像的有机组合,系统地介绍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苏南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艰苦斗争历程。

 

为延伸教育领域,拓展教育渠道,该馆又增设了“新四军将帅馆”和“新四军老战士题书碑廊”。“将帅馆”收录了抗战期间曾经驰骋在苏南抗日疆场、建国后被授予少将衔以上的78位新四军将领的生平业绩。“新四军老战士题书碑廊”展示了52位新四军老战士题写的诗、词。

 

该馆现收藏有关文物、资料2000余件,这是极其珍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已接待观众百万人次,包括张震、彭冲、叶飞、姬鹏飞、迟浩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美国、古巴等国际友人。如今,这里已相继被命名为江苏省校外德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将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在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实践心得

“青山处处埋忠骨,英魂时时卫人间”,新四军战士们的光辉事迹鼓舞着一代代人。我深刻体会到新四军战士们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是多么伟大,感受到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士们就能拥有那么超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是多么难能可贵。观看全景画馆内部的战斗景观,仿佛回到了五十多年前血与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场景,不禁为之震撼,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回顾过去,着眼现在,展望未来。通过参观学习,我认识到新四军战士们革命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敢于向命运挑战、不屈不挠开拓奋进的优良传统;体现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深厚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与美术学学生党支部 徐悦